徽州古村落布局的风水观

作者:佚名 点击:2018-04-20 17:06:28

风水是徽州古民居起源、发展和布局的重要的因素。:“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 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

在徽州,村落的起源、发展和布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风水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风水家有言:“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 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这是姚廷銮在他的《阳宅集成`基形》中,为村落基址的选择所定下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徽人通常所说的“傍水结村,依山造屋”。理想的村落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有河流或溪水从村基前湍湍流过。

徽州古村落布局的风水观

考察一些依山傍水的村庄,初期均是傍着水流的走势建成狭长状,只是随着人口的繁衍与屋宇的增多,才渐渐由纵向朝横向发展,成为一大片真正意义上的村落。

徽州多山多水的地貌为村落的选址提供了较多的空间,许多村子的起源均是其先人根据风水理论选择的结果。

翻阅有关资料,发现方氏荷村派始祖选择荷村作为他们的基址,是因为其地“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而特立,后有幽谷窈然而深藏,左右河水回环,绿林阴翳”,遂“慕山水之胜而卜居焉。”

湾里裴氏则自谓他们的村落为“鹤山之阳黟北之胜地也,面亭子而朝印山,美景胜致,目不给赏,前有溪,清波环其室,后有村,葱茏荫其居,悠然而虚,渊然而静……惟相其宜,度其原,卜筑于是,以为发祥之基。”

歙县西溪南的吴氏始迁祖也是几经选择比较,才找到现在这块吉地。从这些选择中可以看出,依山面水是重要的条件,休宁的茗洲,为了面向朝山,人家的大门甚至一律面北而开。

但风水是个复杂的问题,有些时候,虽然山水俱胜,也未必就能发达。

如 宏村汪氏,其地雷岗后有“幽谷茂林”,前有流水潺潺,但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却不断遭受火灾的侵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请高人来治理了。所以他们后来 才请来了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何可达。何可达先后用了10年的时间,走遍了远山近川,反复审视了山脉河流的走向与形势,才认定宏村的地理为一卧牛形,必须按 照牛形进行村落的总体规划,宗族才能兴旺发达。

徽州有很多村落,当初建造时均是按特定的形状设计,比如呈坎是八卦形,龙川、西递是船形, 宏 村是牛形,等等,这在平原,似乎从未遇见过。而水口则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决定着一个村子的兴亡盛衰。许多宗族在水口之上建造桥、亭、楼、塔,种植树木 花草,所以徽州村落的水口,有中国的民间园林之称。

风水不仅作用于徽州村落的起源,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和改造上,也被认为有决定的作用。在徽州,山石草木都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可轻动。

徽 州许多家法族规中都有禁止私伐树木的条文,就是因为,树木可以保全一个村庄的生气。而“气”的聚散可以决定一个村庄的兴与亡,一个家族的荣与衰。但 “气”是抽象的,它只能通过“形”来体现,因此风水学中就产生了大量对山形吉凶的判别:“山厚人肥,山瘦人饥,山清人秀,山浊人迷,山驻人宁,山走人离, 山勇人勇,山缩人痴,山顺人孝,山逆人亏”,比较玄妙,不好把握。而当天然的环境不能合乎于风水家所设定的理想模式时,就需要采用避让、改造、符镇等等方 式,加以人工的调整。

如歙县渔梁某宅坐北朝南,面向紫阳山,门前有一条河流,应是风水家们眼中的理想之地,可惜的是,由于用地的限制,宅门正对着紫阳山上的一块怪石,被认为是大不吉。于是除将门向偏斜外,还在门前设置了一块“泰山石敢当”,以镇邪。

关 于“石敢当”的来源传说不一,但其被赋予镇百鬼、厌灾殃的神秘意义,在各地民间却是共同的。这是一般人家,若是村子,要更复杂一些,如绩溪的冯村,之所以 能“物阜而丁繁者,一时称极盛焉”,是因为他们依据风水之说,因地制宜,“辟其墙围于安仁桥上,象应天门,筑其台榭于理仁桥下,象应地户”,作了风水上的治理。

这些治理,大都是在水口上进行。水口是古徽州村落建设中一项重要设施,它同祠堂、庙宇一样不可缺少。

在明清时代,风水是徽州社会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寻一方风水宝地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大事情。当地流传着这样两句民谣,“生要生在苏州,死要死在徽州”,又说,“生在扬州,玩在杭州,死在徽州”,因为对死者而言,林木幽深的徽州是人们的最好归宿。

而对于生者来说,水口则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在徽州百姓的观念中,水就是财富,故而需要在那里建造标志性建筑,以锁住水口。民间甚至有祭祀“水口财神”的习惯。也有人认为,整个徽州府就是因为山势环绕,水口严密,才在明清两代创造了殷富无比的辉煌。

在徽州,大凡百年以上的村庄,都建有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水口。这些水口设施,在表达象征意义的同时,也美化了徽州人的居住环境,培养了徽州人幽雅的审美情趣。

请支持独立网站百合徽州网:转发请附链接http://517baihe.com/a/201804/110.html 。

本文话题:

相关文章
  • 采茶季,数十万黄山人累并快乐着

  • 黄山周边最美杜鹃赏花地推荐

  • 清明我们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家

  • 寻找黄山云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