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厨之乡绩溪十大小吃

作者:佚名 点击:2019-02-17 09:07:00

不知道你吃过多少绩溪小吃?...

自古以来,绩溪人才辈出,名人荟萃,有明代抗倭名将胡宗宪、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制墨大师胡天注等,而且这里美食众多,还是吃货的天堂,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菜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徽厨之乡”。自然美食多多。来来往往绩溪很多次,不知道你吃过多少绩溪小吃?没有来过绩溪的游客?能不心动?!

一、绩溪挞粿

“中国的披萨饼”。唯一和披萨饼不同的是它是内有菜馅且皮薄,而披萨饼是外有菜馅且饼厚。它的制作很简单,和面擀皮,包裹馅料,拓成圆形,置锅中烙熟即成。风味挞馃因馅料的不同而各具其味,干菜、鲜菜均可作馅料包入其中,常见的有香椿、萝卜丝、黄豆粉,入口芳香、硬软适中,独具地方特色。早在唐代时期,徽州人远行就会带上挞粿作为干粮,至明清时期,挞粿更是成为徽州人必备的食品,无论是外出经商、求学、上山下田甚至是平日里的早餐,都是绩溪人的首选。(亦可阅读《徽州玉米苞芦羹和苞芦馃》)

绩溪挞粿

二、水馅包

绩溪的水馅包是丰富多彩的徽州菜肴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奇特的来历,好看的式样,特别的味道在徽州小吃中享有盛名。是徽州小吃中特有风味的佳肴,又是绩溪一些地方逢年过节、招待贵宾的吉庆餐。不但品种繁多,而且与徽商和徽州女人紧密相连。一只只半圆形包子表达着留守在徽州妇人期盼在外经商的早日归来团圆;包子上那一道道皱褶写明了徽州女人思夫,念夫缜密的情思;包内细腻多样的馅也包涵了留守妇丰富的感情。

绩溪的水馅包

第三名:绩溪浇头面

绩溪特色小吃中最具有家乡味道的小吃,制作简单,所谓的浇头是用笋干及自制豆腐干,肉丝等主材料事先做好的一种“高档调料品”,在加一点点独家“秘制”的辣椒酱,美味可口。在绩溪,每逢春节,无论大人或是小孩,新年的第一天必定会吃三道茶(清茶、甜茶(银耳莲子羹)、元宝茶(茶叶蛋)),大多市民都不喜甜,而这桥头面则取代了其中的甜茶;同时在无论男女老少在生日之日,家里的长辈们也会在寿星起床后为其煮一碗面条,寓意长寿之意。

绩溪浇头面

第四名:绩溪点心

所谓点心,就是指点点爱意,尽在心里的意思啦。这与当地广泛流传“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歌谣有关。在古代,年轻男子十三四岁的就外出经商“打工”,贤惠、内向的母亲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对自己的孩子抒发情感,她们把调好的馅放进方形面皮内,面皮互相对折,然后两头往中心合拢粘合,形同孩子们远行时背的包袱让在外的孩子别忘了自己此行的抱负,远方的家乡,还有家人的期盼与等待。

百合徽州网注:类似于《深渡包袱饺

绩溪点心

第五名:绩溪炒米粉

绩溪炒米粉,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叫“焖粉”,它的的原料以糯、籼两种稻米按一定比例,加茴香等用柴火炒至适当火候,再以石磨手工磨成细小颗粒。烧制时先将水烧开,放入事先备好的茶干丁、肉丁、熟猪油、盐、味精等调料,再将米粉置锅内,要顺向边撒边搅,然后用温火炖焖至软硬适度,烧熟时可香啦。

绩溪炒米粉

第六名:笋焖饭

它的制作非常简单,在清明节前后,是绩溪家家户户一道独特的美味。每当这时,走在村庄的小路上,必定迎来阵阵笋饭香。视每户人家而定,一般制作中少不了绩溪鲜美的腊肉与鲜笋一起翻炒,在将半熟腊肉和鲜笋倒入洗好的糯米中翻拌,焖至二十分钟左右,初闻饭香时,便可以打开锅搅拌充分后再继续焖至十分钟。这样一碗口感鲜美,油亮可人,鲜笋清脆的美食就成了。

笋焖饭

第七名:螺丝块

螺蛳块,其实是叫揉撕块,因为绩溪独特的方言,揉撕与螺蛳绩溪话同一个音,所以被叫成螺蛳块。其实它是宽面皮的一种,它是用水将面和成面团后,在用擀面杖将面擀成薄如纸状,叠成若干层,用刀切成约五厘米左右宽的带面。所以,绩溪的大才子胡适先生还给它取了个更好听的名字,叫蝴蝶面,看着很美味哦。

螺蛳块,其实是叫揉撕块

第八名:绩溪裹粽

在当地二月二这天,绩溪县家家都有包粽子的习俗,绩溪人称之为“裹粽”。但为什么会是二月二这天包粽子呢?这可能,这和当地的习俗有关。俗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老爷生日。当天,大家携带包好的粽子和其它供品往土地庙祭神,来接土地老爷。但后来,绩溪二月二敬神习俗渐在消失,传统的习俗已经被很多东西替代了。但在这儿的裹粽之风依旧。粽子不放酱油,用糯米,红枣、红豆、火腿等主料,包在两片箬叶中,两道捆索成四角,鼓鼓的像一个圆形的枕头。

第九名:麻糍

麻糍,是绩溪流传千年的特色小吃,是一种由糯米、芝麻加工制作而成、粘性十足的甜食。因其香糯粘滑,且甜而不腻、糯而不黏的特性而颇受欢迎。在绩溪应属荆州为最,在农家打麻糍是很有讲究的,糯米用清水洗净,一般浸上一天半天,等糯米吸足水分而变得更加饱满后,捞出放进木榛里用大火蒸熟。蒸熟的糯米饭要端起迅速倒进石舂(当地几乎家家都有的一种圆口石头容器),再用头上套着铁头的木杵趁着糯米热度未凉时反复捶捣。这就是荆州当地俗称的“打麻糍”了。

麻糍

第十名:臭豆腐

俗名“大呆臭”,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传说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从此名声大振。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外。徽州大呆臭,表面为灰、兰、黑综合色,内里洁白如玉,闻着臭、吃则异香,独具一番风味,而由于大呆臭的制作工艺很复杂,所以这道风味小吃,恐怕只有来绩溪的游客才能吃到了。虽然,大呆臭在绩溪县内很多小吃摊点上均可吃到,但是这是必须推荐的!

请支持独立网站百合徽州网:转发请附链接http://517baihe.com/a/201902/246.html 。

本文话题: 徽州饮食

相关文章
  • 徽州笊篱煮粥捞饭

  • 徽州习俗之徽州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