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徽州传统生产工具

作者:潘明志 点击:2021-11-13 20:37:59

乡下老家一带日常生产生活中一些已被时代湮没或正在消失的事物...

退休这几年,还无新冠肺炎那会儿,我们一些生活在小县城里的“乡巴佬”,总喜欢凑在公园里天南地北地说鳖。我自然算“积极分子”,主打话题为乡下老家一带日常生产生活中一些已被时代湮没或正在消失的事物。

我老家歙县水南一带,如岑山渡等,传统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竹、铁制品,多用人工操作(俗称“面朝黄土背朝天”)。

具体划分:传统的水田劳作工具有犁、耙、耖、耘田耙、秧船、稻斛、镰刀、水车等;

传统的旱地劳作工具有板锄、两齿锄、四齿锄、角锄、草刨(亦称草耙)、手锄、豆子篓等;

传统的装运工具有畚箕、竹篓、竹箩、粪箕、粪桶、扁担、柴担、独轮车、板车、木船等;

传统的晾晒农具有竹簟、簸米、撑猖、谷朳等;

传统的加工器具有脚碓、石磨、石碾、石臼、竹筛、风车等;

传统的养蚕农具有蚕架、蚕箔、竹篓等;

传统的采制茶农具有茶篓、茶凳、茶焙、揉茶帘、滚茶袋、铁锅、土灶等。

 

伴随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机械耕作程度不断提高等,不少传统生产工具已经或正在被淘汰:

水车。旧时农民车水抗旱的当家工具,用木头打制,不同的部件采用软硬不同的木质原料。水车组成部件较多,如二人水车,由车脚、扶手、脚踏、车筒、龙骨、车板、大车头、小车头、圆宝等组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因有了抽水机、潜水泵等,不再使用水车;今已消失。

牛轭。传统耕田犁地使用的动力是牛,牛轭是传递动力的主要部件,选择天然硬质弯树木或利用树叉制成。其轭两头的包钩、牛绾索(俗称铁链)、拉钩由铁匠打制而成。目前种田的少了,牛轭虽仍能见到,但多被闲置。

犁。由犁充、犁尾巴、拉手、犁踏脚、犁站柱、横担、千斤,及犁尖、铁壁构成。犁尖、铁壁是生铁浇铸成形的,旧时多从农资公司购买。不管是水田还是旱地,犁是头道工序。因2000年市场上已有铁犁出售,往昔的木头犁普遍换成铁犁,木制犁逐从乡村消失。

耙。有两种,一种是木制。木制耙的耙刀采用坚硬的木料制作。另一种是铁耙,耙刀由铁匠打成。耙由耙厅、横档和耙刀组成;耙前两边各有一个牵引环(铁制);耙刀一般在17~19把之间。田地犁过后,就换耙,以把田地耙平。一般泥土松软的旱地、水田用木耙耙;坚硬的旱地、板田(旱田)用铁耙。今村人多外出务工,耕田种地者少了,耙多陈旧且多闲置。

耖。由耖厅、耖齿、耖梁、耖腿、竖梁、打手梁、牵引环(铁制)组成。耖齿有木制齿和铁耖齿二种;耖共有15根耖齿。耖仅限于水田使用,当水田犁完耙好后,看到有高低不平的地方,就用耖将高出地方的泥土耖到低的地方。待田基本耖平,再将耖插入耖梯内,经来回刮压,达到水田完全平整为止。耖在我老家一带存量越来越少,逐步走向消失。

秧船。一般用杉木制成,长92cm,宽25cm;中间有一手提档,上分两头,下端收起船形,故称秧船。秧船是插秧时放秧苗的工具,使秧苗整齐不乱。插秧时从秧船里取出一把秧苗后,即将秧船往后推开一点距离,这些动作重复着做。在水田里,秧船不能漏水,否则秧苗会浮到水面上,使秧苗散乱,影响插秧进度。秧船还有一种用途,即在没有塑料桶的年代,用来当往水田撒石灰和草木灰盛放工具。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种田的推广,农家逐步掌握了抛秧技术,不再使用秧船,秧船从此消失。

耘田耙。经铁匠打制而成,有5个齿,宽约5市寸。耙上备有一个装木柄的孔。柄长4米上下,多为竹杆。20世纪90年代前后,家乡一带种植水稻较多。在秧苗插入水田10天后,就得耘第一遍田;20天后又要耘第二遍田,每次耘田都要用到耘田耙。现时多用除草剂去除田间杂草,耘田耙已无用武之地,已在老家一带消失。

槲斗。又称稻槲,木制;上下口均呈正方形。上口大(边长约1.5米),下底小(边长约1.2米)。槲斗4个面由8块板组成,板厚2.5cm。上口板中间稍高一点,两头低一些,有点弧形;下底板由7块拼成,比周边板稍薄。槲底外面有8cm见方的根拖泥,使稻槲的重量都集中在拖泥上。为了减少摩擦力,便利在稻田里拖动,拖泥两头略往上翘。稻槲的四角都有把手,用手握住把手用力向前拖,达到移动效果。稻槲的功能是稻谷脱粒,可供4人同时使用,叫打稻一一割好的稻子一把把放好,每人拿一把稻把往右后抬起,用力向左边拍打在稻槲板上,谷粒即掉落稻槲里。先后拍打4下,一把稻就打干净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了脚踏打稻机,无需再用稻槲,今在老家一带已难觅见。

独轮车、双轮车(板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农用运输工具,用结实的木料打制而成。今在老家一带已鲜见。

竹簟。又称谷簟,用毛竹剖成很薄的竹篾编成,用来晒粮食。一条簟一次约可晒100公斤。20世纪90年代后,老家一带多利用房顶水泥平台或水泥坦晒谷物,很少再用簟。竹簟正逐渐消失。

十斗篓。亦由篾片编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搞大集体,生产队盛放谷物主要工具。今农户如盛粮食,多使用蛇皮袋(塑料制品),十斗篓等在老家一带几近绝踪。

木粪桶。旧时农户基本上用木粪桶装人粪,并用其担往耕地浇菜或农作物。今人们所用粪桶多为从商店里买来的塑料制品。偶见使用的木制粪桶,多系二三十年前所置办。木制粪桶正在老家一带消失。

 

传统生活用具。淡出舞台的也不少:

草鞋扒。木质结构,一般采用较结实的木料制作,为旧时打草鞋的用具。古代农民常穿草鞋,我老家过去有农闲每家每户争打草鞋的习惯,有些农户还打草鞋卖。今农村富裕了,没人再穿草鞋。即便有遗留下来的草鞋扒也是20世纪50年代初置办的。

蓑衣。用棕毛编织而成,重约四五斤,旧时农民雨天下地披在背上的防湿雨具。胸前还系上一块蓑衣抱肚,在春寒季节能起到保暖作用。蓑衣披在身上有一定的重量,不怕风吹雨打。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老家一带农人多改用轻薄的塑料纸、塑料布挡雨,基本上不再用蓑衣。蓑衣在老家一带存量已很有限,正在逐步消失。

茶筒。用二节或二节半毛竹筒加工而成,为旧时农家下地干活盛茶解渴必备茶具。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盛茶多改用饮料瓶替代,目前茶筒已消失。

饭甑。采用杉木薄板箍制而成,呈圆柱体,中空。旧时农家下地干活,路途稍远一点,中午便不回家。家人用饭甑盛上饭菜送到田地里给下地人吃。今饭甑在老家一带已消失。

挑油篮。用细竹篾编织而成的篮子。20世纪80年代以前,老家一带农家去油榨挑油,一般用洋油箱(铁皮桶)盛装后,放进油篮,然后用绳索将洋油箱系在油篮上挑回家,比较稳当。今去油坊购油,多使用塑料壶,轻便安全,不再使用洋油箱、油篮之类。挑油篮在老家一带已消失。

科学发展,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与时俱进也!旧事物不断淘汰、消失,情也!势也!(图片来源于2010年版《歙县志》https://mp.weixin.qq.com/s/OI4Te2QFYO74cpgkzsnMkA)

本文话题:

相关文章
  • 冬来菊花开,母亲喊我去摘花

  • 徽州桥亭永年桥

  • 徽州东山篷上杜鹃红

  • 边缘弱势群体徽州棚民被污名化为破坏者